日期:2022年12月30日 來源:網(wǎng)站編輯 瀏覽:17695次
一、什么是健康
1.健康:是指個體在身體、心理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
2.傳統(tǒng)的健康觀認為,無病即健康?,F(xiàn)代的健康觀認為,健康是包含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道德正常和社會適應良好等各方面的整體健康。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正常的、穩(wěn)定的、適應的心理狀態(tài)。
2.心理健康包括:人的心理在認知、情感、行為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心理內(nèi)容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個體與社會環(huán)境的相適應,精力的旺盛和情緒的愉快,人格的健全和發(fā)展。
自我對照以下內(nèi)容,看看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和密特爾曼曾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十條標準:
①足夠充分自我安全感;
②對自己有較充分了解,能恰當?shù)卦u價自己行為;
③自己生活理想和目標切合實際;
④與周圍環(huán)境保持良好接觸;
⑤保持自我人格完整與和諧;
⑥具備從經(jīng)驗中學習的能力;
⑦保持適當和良好人際關系;
⑧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情緒;
⑨在集體允許前提下,有限度地發(fā)揮自己個性;
⑩在社會規(guī)范的范圍內(nèi),適當?shù)貪M足個人基本需求。
3.心理健康的基礎層次是沒有心理疾病,高級層次指向健康人格發(fā)展 。
4.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并非是非此即彼的,人的心理是活動是一個連續(xù)的、復雜的、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
5.心理亞健康是指沒有心理障礙與疾病,但又感覺心理“不健康”,也稱第三心理狀態(tài)。
現(xiàn)代人陷入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七大信號:
焦慮感 —— 煩惱不堪,焦躁不安,生機的外表下充滿無助;
罪惡感 —— 自我沖突,有一種無能、無用感;
疲倦感 —— 精疲力竭、頹廢不振、厭倦、無聊
煩亂感 —— 感覺失序、一團糟;
無聊感 —— 空虛、不知該做什么、不滿足但不思動;
無助感 —— 孤立無援、人際關系如履薄冰;
無用感 —— 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毫無價值、自卑內(nèi)疚。
6.當人處于心理亞健康、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時,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處理和治療方法的側(cè)重點會有所不同,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嚴重程度有輕、中、重等不同等級之分,但這些等級又不是一層不變的,因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是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嚴重程度也會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需要用動態(tài)、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處理和治療。
供稿人:危機干預中心 楊婷
2022年12月20日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