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的三種角色心態(tài)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心態(tài),即家長心態(tài)、成人心態(tài)和孩童心態(tài)。
有這樣一個例子:三個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賠了,甲說:
"都怨你們,沒有真本事,和你們合伙真是倒霉!乙說:
"我覺得這次賠本有幾個原因,一是我們三人想法不一,勁沒往一處使。二是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客觀阻力。
"丙說:
"都是我不好,我沒干好工作,請你們原諒,我一定會改正,大家還是接著干吧。
"
這段對話中,甲用長輩的口吻指責兩位同事,顯然是一種家長心態(tài);乙非常冷靜,像一個穩(wěn)重、明理的成看人,屬于成人心態(tài);丙卻像個小孩子,像作了錯事一般,一個勁地求大家原諒,正處于孩童心態(tài)。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自我當中都存在著這三種角色心態(tài)。當我們處于家長心態(tài)時,心里便有
"必須做什么
"、
"應該做什么
"的意念。家長心態(tài)又大體分為兩種:一種表現(xiàn)為對人刻薄,喜歡挑別人的缺點,另一種卻容易對人表露情緒。一個人的家長心態(tài)屬于哪種形式,是從父輩那里獲得的。小時候父母愛怎樣對我們,長大了我們就擁有什么樣的家長心態(tài)。處于成人心態(tài)時,我們顯得冷靜、理智、客觀,既不挑剔別人,也不會沖動任性,我們很有主見,做事有計劃,臨陣不慌。而處于孩童心態(tài)時,我們則表現(xiàn)得感情用事,做事不考慮后果,而且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受影響。
幾乎每個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都有過這三種心態(tài),只是比重不一而已。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固定角色者。長期處于家長心態(tài)的人很喜歡批評別人,或提出建議強迫你接受,要不就是喜歡干涉別人的生活,把你當作小孩一樣照顧。當然能長期與之相處的只能是那些
"終身孩童
"們。
"終身孩童
"是那些長期處于孩童心理的人,就算活到五六十歲,他們的言談舉止和思想行為等各方面都儼然一個小孩子。他們一般沒什么主見,凡事依賴別人的時候多,常常還不肯承擔責任,做事流于沖動,生活上需要別人照顧和呵護。在與人交往時,他們喜歡引人注意,贏得贊許。而長期處于成人心態(tài)的人喜歡純邏輯思維,他們做事非常理智,很少講感情,常被人稱;冷血
"。他們在生活中極少幽默,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與他們相處也是件非常乏味的事。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單獨發(fā)展自我的任何一種角色心態(tài),都會使自己的性格發(fā)展不平衡,這又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系是不和諧。
那么,該怎樣調整自己,使自我中三種心態(tài)保持平衡呢?
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在人際交流中的三種角色心態(tài)的應用比重。這需要你記錄你在一周之內與人交往中的角色心態(tài),集中起來考察,三種心態(tài)的比重便非常明朗了。了解到三種心態(tài)的比重后,便可以在與人交往中有意識地降低比重最高的那種心態(tài),提高另外兩種心態(tài)。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經(jīng)常用家長心態(tài)與人交往,就應該注意客觀地觀察,學會聆聽,少批評、挑剔別人,每采納別人的正確建議。讓你的生活多一點隨意和感性,你定會快樂得多。
如果你是個非常理性的人,你最好把自己的成人心態(tài)放低一點??梢栽囍屪约悍潘煞潘?,允許自己的感情適當?shù)氐玫叫?。建議你經(jīng)常看一些喜劇或笑話,讓自己像孩子一樣樂一樂。
假如你經(jīng)常處于孩童心態(tài),那么你遇事最好能冷靜分析,避免感情用事;最好每問自己
"我想怎么做
",而不必顧及別人的喜好,以免失去自我;最好多訓練自己,對他人負責,而不是過多地依賴別人。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自己正處在什么心態(tài),在不同場合找出最為恰當?shù)慕巧膽B(tài)與人交往。相信,你會擁有許多的朋友,成為一個很受人歡迎的人。